学校简介 学校领导

深融“三高四新”省情 锻造思政育人强师 岳阳现代服务职业学院思政教师深度参与全省思政课集体备课

     71618日全省思政课教师三高四新省情集体备课会在湖南大学隆重举行。岳阳现代服务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、常务副校长张文兵,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宇赤出席,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思政工作骨干通过主课堂参会+分会场同步研学形式全程参与活动。


省委书记、省长分别为集体备课会做辅导报告。省委书记沈晓明从全球视野、全国定位、湖南实践三个维度解读三高四新战略内涵,强调要善用湖南红色资源打造行走的思政课;省长毛伟明提出三个必须”“三个结合”“五个讲出来授课要求,倡导用鲜活案例讲好湖南发展故事。集体备课会上,省社科院(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)院长(主任)钟君还作了题为《学悟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》的专题讲座。

参会老师反响热烈,大家纷纷表示,将以此次备课会为契机,不断提升自身素养,把“三高四新”省情深度融入思政课教学,努力锻造成为思政育人的强师,为培养担当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建设重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。

党委副书记张文兵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作出具体部署,他强调,要深入践行六个坚持一是坚持政治引领,将三高四新战略解读与岳阳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实践相结合,在智能制造、数字经济等专业课程中嵌入三个高地建设案例;二是坚持文化浸润,以屈原文化、忧乐文化和红色文化为切入点,开发非遗技艺+思政实践课程,年内完成岳阳地方文化研学路线设计;三是坚持实践育人,依托城陵矶新港区等实训基地,组织现代服务进社区活动,让学生在乡村振兴、社区服务中锤炼职业素养;四是坚持数字赋能,升级学校AI+思政教学平台,建立学生实践成果智能分析系统,建设课程思政示范课堂;五是坚持师资锻造,实施思政教师双挂双训计划,选派思政教师赴省级示范院校跟岗学习、到重点企业挂职锻炼;六是坚持协同联动,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各二级学院共建课程思政创新实验室,形成大思政育人格局。


按照全省集体备课会的要求,我校认真组织了学习讨论,现将讨论发言摘要如下: 

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宇赤

三高四新是习总书记为湖南发展擘画的战略蓝图,开展三高四新省情教育有利于高校学子知晓湖南,热爱湖南,创业湖南,建设湖南。省委书记省长亲自为备课会做辅导报告,为全国思政课开先河,更为思政课教师作表率。我们落实全省思政课教师三高四新省情集体备课会议精神,就是要紧密联系岳阳、联系港区、联系各专业实际,创新教育布局,创新教学方式,培养学用相适的技能型人才。 

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务干事王文清

“三高四新”省情集体备课会的授课,让我深受触动。晓明书记、伟明省长紧扣湖南发展实际,将湖南发展实际与思政课教学紧密结合,为我们指明了方向。思政教师要把这份重视化为动力,深耕教学,让学生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中践行知湘、爱湘、建湘、兴湘使命。我们要立足岳阳区位优势,把“三个高地”建设与本地产业发展结合起来,作为教务工作者,接下来会整理“三高四新”相关的经典案例,形成教学资源包,方便思政教师取用。同时结合学院特点优化实践课安排,组织学生走进本地企业、社区,把省情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。还要做好分课堂的协调工作,确保培训精神落到实处,让思政课既有理论深度,又接岳阳地气。 

思政教研室负责人杨佩琼

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,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,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。参加集体备课会是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的重要环节。在学习中,我对湖南省“三高四新”有了更深的理解。湖南正全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,像长沙工程机械产业、株洲轨道交通产业发展迅猛;在科技创新高地建设上,岳麓山实验室等成果显著;作为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,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等亮点突出。了解这些省情后,我意识到,我们高校学生思维活跃、求知欲强,渴望将所学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。今后工作中,我会在思政课程里,阐述“三高四新”战略与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系列重要指示要求的一脉相承,组织学生到产业园区、科技创新园实地调研,让学生把理论与实践结合,讲好湖南故事,培养新时代湖南的新青年。 

思政课教师刘雯

作为一名青年思政教师,我深感使命光荣、责任重大。教育是国之大计,思政课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。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,我将始终牢记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的初心,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。在教学中坚持守正创新,用青年话语讲透党的理论,用生动案例诠释中国道路,让思政课既有思想深度又有情感温度。以躬耕教坛、强国有我的担当,为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自己的力量,也为湖南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的青春力量。 

思政课教师宋湘萍

“三高四新”战略为引领,切实履行立德树人使命,深耕思政课教学,在学生心中播下种子,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。做精准阐释者,深入解读“三高四新”内涵,融入思政课程,帮助学生理解国情省情,找准人生坐标。做价值塑造者,挖掘战略蕴含的“心忧天下、敢为人先、经世致用、坚韧不拔”等湖湘精神与奋斗基因,通过先进事迹教学,塑造学生品格,激发服务湖南、建设国家的使命感。做实践推动者,设计调研、竞赛、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,引导学生将战略认知转化为服务湖南发展的实际行动,在实践中锤炼本领、砥砺担当。 

思政课教师吴九海

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,爱国主义教育将了解省情、投身“三高四新”建设作为爱湖南、爱祖国的具体表现。讲述湖湘精神(心忧天下、敢为人先、经世致用、坚韧不拔)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,激励学生扎根湖南、建设家乡。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结合湖南先进制造业、科技创新等领域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,引导学生树立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职业理想,弘扬劳模精神、劳动精神、工匠精神(如“大国工匠”中的湖南代表)。 

思政课教师匡飞艳

将湖南省情融入思政课,是让理论扎根现实的有效路径。“三高四新”的实践成果,如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发展,可具象化创新驱动理论;“三个文化”中的红色故事、湖湘文脉,能为理想信念教育注入本土养分。在教学中需用心挖掘这些素材,用身边案例替代抽象论述,让学生从家乡的发展变迁、文化传承中感悟理论力量,既增强了思政课的亲和力,也培育了学生建设湖南的责任感。 

思政课教师刘欢

通过学习,我对“三高四新”有了更深入的理解。首先,“三高”即高质量发展、高水平开放、高标准建设,这是推动湖南经济发展的三大引擎。其次,“四新”即新理念、新技术、新产业、新业态,这是引领湖南经济转型升级的四个关键点。在思政课中,我们要将“三高四新”与湖南实际相结合,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,激发爱国热情、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。并且,我们也要从湖湘文化中汲取智慧,增强文化自信,讲好湖南故事,传播湖湘文化。 

思政课教师文阳辉

新时代思政教育须扎根湖湘沃土,以爱党爱国为魂,将科技创新、改革开放等省情成就转化为鲜活素材,通过“五个讲出来”构建有温度的理论课堂。既要引导学生从湖湘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,更要激发其投身“三个高地”建设的使命担当,让青春奋斗与湖南发展同向同行,为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答卷锻造堪当大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。 

思政课教师余敏

“三高四新”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为湖南发展锚定的新坐标,意义深远。作为思政课教师,在今后的思政教学中,我会将“三高四新”战略融入课程,结合湖南在先进制造业、科技创新、改革开放等领域的实际成果,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家乡发展,让学生了解湖南制造业的雄厚实力和发展前景,培养学生对本土产业的认同感与自豪感。引导他们将个人成长与家乡发展紧密相连,增强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,为培育时代新人贡献力量。 

教务处干事冯江

这次集体备课会是一堂充满“湖南味道”的生动课程。从“三个高地”的主攻方向到经济实力的跃升,从湖湘文化的传承到民生新貌的展现,丰富的内容让我们看到了湖南发展的磅礴力量。领导们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希望和要求,让我深知责任重大。湖南有着丰富的湖湘文化和红色资源,这是我们思政课的宝贵财富。在今后的教学中,我要把这些资源用好,结合“三高四新”建设的实践,讲好湖南故事,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,坚定文化自信,让他们在学习中增强对湖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,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贡献青春力量。

公共课教师李芊芊

备课会中“五个讲出来”让我茅塞顿开。我们学院学生多面向现代服务领域,教学中可挖掘湖南文旅融合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案例,比如岳阳楼文旅品牌、岳阳电商产业的兴起,让学生感受到家乡发展的活力。要像沈晓明书记强调的那样,不把思政课讲成“脱口秀”,而是用真理力量感召学生,引导他们在服务地方经济中实现价值。

辅导员熊轲

聆听了此次备课会的授课,我倍感振奋。从产业实力的蝶变到科创实力的提升,从改革开放的豪情到生态环境的改善,湖南的每一个进步都是思政课的生动教材。我们要把这些成就背后的精神密码解读给学生,让他们明白湖南发展的动力源泉,激发他们的奋斗精神。我们要不断提升自身素养,把思政课讲深讲透,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