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,促进教研深度融合,推动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,5月13日下午,我校在会议中心成功举办"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科研课题申报"专题培训。教务处处长李景福教授主持活动,特邀数字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徐四星教授作专题报告,全体专任教师参与学习。
徐四星教授以"科研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"为主线,系统阐释了科研工作的战略意义与实践路径。开篇立足国家职业教育政策导向,强调科研是驱动教学改革的核心引擎,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抓手,更是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。通过对比分析普通高校科研特点,精准提炼出高职院校科研"应用导向显性化、校企协同常态化、成果转化高效化"的三大特征。
在课题申报实务环节,徐教授构建了分级分类的申报指导体系:纵向层面,系统解析国家级、省部级、市厅级及校级课题的立项标准与研究导向;横向维度,重点剖析教育规划课题、科技攻关项目、人文社科项目的差异化要求。针对申报材料中普遍存在的“选题创新性不足”“文献综述逻辑架构不完善”“技术路线可视化程度低”等突出问题,结合典型案例提出“三维度选题法”——政策维度把握国家战略需求,行业维度对接产业升级痛点,校本维度立足人才培养实际。
为增强指导实效,徐教授创新采用“案例解剖+模板演示”双轨教学法:一方面深度解构近三年立项的国家级职业教育课题申报书,提炼"问题导向精准化、研究设计结构化、预期成果可视化"的撰写要领;另一方面现场演示文献计量分析工具和逻辑架构图绘制技巧,指导教师构建“理论-实践-政策”三位一体的研究框架。现场互动环节,针对教师提出的“跨学科研究团队组建”“企业真实项目转化”等实操问题,徐教授分享了“校企双导师制”“技术研发反哺教学”等创新模式。
本次培训凸显三大亮点:一是构建了“战略定位-方法指导-实践演练”的完整赋能体系;二是创新采用“政策解构+数据支撑+案例实证”的立体化教学模式;三是形成“校本问题库-申报素材池-专家智囊团”的持续支持机制,为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在科研课题申报方面提供了全面且有效的帮助。参训教师纷纷表示,通过系统学习掌握了课题申报的“方法论”与“工具箱”,将立足教学实践开展应用型研究,真正实现"以研促教、教研相长"的教学改革目标。